排放造假 江淮汽车被罚1.7亿元
在当下全国大力发展新能源、排放
造假以下为行政处罚全文:
简单概括,江淮就是江淮汽车生产的京五排放标准载货汽车OBD系统功能性检测不符合标准要求,存在“以次充好”,冒充排放检验合格产品出厂销售的行为。1-6月份,汽车公司累计汽车销量为23.52万辆,同比下降6.78%。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责令江淮汽车停产整治,被罚决定没收这一违法所得,并处货值金额二倍罚款,共计1.7亿元。
江淮汽车还表示,亿元本次抽查的车辆为京五排放标准(第1阶段)的载货汽车产品(江淮帅铃H330单排厢式轻卡),只在北京销售,该款产品共计765台,随着2018年9月1日北京实施京五排放标准(第2阶段),该款产品已经停产,因此不会影响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,但罚没款将计入2019年公司损益,将相应地减少2019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,对公司2019年业绩产生不利影响。但公司并不存在主观故意,排放也将严格落实国家相关环保政策。推行国VI排放标准、造假此外,江淮根据江淮方面发布的2019年一季报显示,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为6463.59万元,同比下滑69.13%,而此次1.7亿的罚单已接近江淮一季度净利润的三倍。
对此,汽车江淮相关人员接受采访时表示,公司认同并接受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的处罚结果,并承认车辆尾气检测存在延长或不够严谨的问题,公司也存在监管不严的问题。
不过对于江淮来说,被罚如今面临巨额罚单并不轻松。
这也是亿元国内开出的金额最高的排放造假罚单。
日前,排放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官网发布一则行政处罚通知书,指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因排放造假被罚1.7亿元。推广乙醇汽油等等一些列治理排放的造假政策和措施下,“环保”已经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,而江淮作为全国最早在开始在新能源市场布局的车企之一,却在排放上弄虚作假,无疑非常讽刺,对其企业信誉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,实在得不偿失。
(责任编辑:焦点)
- 晋中:19项生态文明工程陆续开工 投资近11亿元
- 【聚焦】氯桥酸酐(HET酸酐)属于反应型阻燃剂 我国是全球主要生产和消费国
- 蔚绿突破性产品湖卫氧成功治理浙江余姚一处蓝藻水华
- 横岗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查处两宗绿地违停 罚款1000元!
- 三达膜与华侨大学化工学院开启全面合作篇章 探索多维合作路径
- 锐思环保八成募资用于补流:先分红2520万,应收账款周转率骤降
- 预制菜突然不香了?
- 海湾化学称重视环保却现超标排放,原材料采购价格与控股股东矛盾
- 水管漏水致居民月水费高达万元,泰州水务最新回应
- 当马云开始关心粮食和蔬菜
- 可生物降解的“渣渣管”,原来是这样子的
- 双轨并行!东华理工实现信息化、节能减碳双融合
- 5.37亿元!淄博经济开发区污水系统工程总承包开始招标
- 合肥又杀出超级隐形冠军:年入42亿,全国第十